2025年9月10日,中国排球界迎来多重喜讯。从海南乡村排球联赛的火热开展,到朱婷正式担任河南省女排联赛形象大使,再到郎平宣布开启退休新生活,中国排球运动正在以多元化形式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着这项运动走向新高度。
澄迈乡村排球联赛:农文体旅融合的新典范
9月8日,2025年澄迈和美乡村排球联赛暨全国和美乡村排球测试赛在海南省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正式开赛。这项以“‘乡’见美好生活 ‘排’出精彩未来”为主题的赛事,由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天津体育学院中国排球学院等多个机构指导,澄迈县人民政府主办。
赛事设置六人制和九人制两个比赛项目,赛程安排紧凑。9月8日至14日进行全国村排测试赛六人制比赛,来自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10个省区的代表队参与角逐。9月15日至21日,则进行澄迈村排联赛九人制比赛,海南省本土16支队伍将展开激烈较量。
揭幕战上,海南澄迈队以25:20、25:23战胜了东江村排队,取得了六人制排球赛的小组首胜。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发球、传球、扣杀、拦网,双方队员配合默契、攻势凌厉,迅速点燃赛场第一波热潮。
本届赛事不仅注重竞技性,更强调文化融合与消费体验。活动以“村集、村咖、村展、村礼、村趣、村景”为主线,融合排球文化、海南风情与乡土民俗。赛事期间同步开展“椰乡好物市集”、“村咖生活节”、“澄迈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打造集“逛、品、看、享、玩、游”于一体的农民体育嘉年华。
澄迈县近年来将农文体旅治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举办高水平乡村体育赛事,构建“体育+”消费新场景。这种方式既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澄迈浓郁的乡土风情,又能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实现“把活动办在村里、把关注聚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的良性闭环,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朱婷出任河南女排联赛形象大使:回归家乡助力排球发展
9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奥运冠军朱婷担任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公益形象大使。这位从河南周口走出的世界冠军,如今将自己的荣光回馈家乡,用实际行动支持排球运动的发展。
朱婷在发布会上分享了她对排球运动的深厚感情:“很开心在这里见到大家,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就像是办给排球爱好者的一场party,邀请更多的排球爱好者来到赛场上,一起去玩。”她回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排球场上的感受,让我至今都非常的难忘。当时我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从垫球,到传球,那时候基本功比较差,非常渴望和场上的队友一起打比赛。”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通过排球将赛场与城市紧密相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与归属感,主打“全民参与”。赛事将于9月13日正式开赛,至12月底落幕,覆盖全省19支代表队,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均可参加,真正打造“全员排球”新模式。
赛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域赛采用赛会制,豫南赛区(A组)在南阳举办,10支队伍角逐;豫北赛区(B组)在郑州举办,9支队伍同场竞技。第二阶段排位赛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A、B组前4名进入8强C组,进行主客场双循环赛。第三阶段总决赛采用赛会制,C组排位赛前4名队伍进行交叉赛,决出最终冠军。
河南省体育局局长马宇峰表示,举办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是河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三大球”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安排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文旅体融合”发展理念,以赛事为媒介,力推“跟着赛事去旅游”,打造“看比赛、游河南、品文化”的实际举措。
文旅体融合:排球赛事带动经济发展
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推动文旅体融合的重要平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寒秋表示:“河南是文旅大省、体育大省,文旅体融合发展潜力巨大。”本届赛事将采取“赛事搭台 文旅唱戏”系列举措,实现“赛场热度”向“市场销量”转化。
这些举措包括:策划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精品线路,将观赛与周边吃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面向持有赛事门票的观众推出国有景区门票免费或优惠、星级酒店赛事专享优惠等惠民政策;加大赛事宣传推广力度,邀请排球名人、运动员走进景区、文化场馆;引导旅游企业优化产品、提升服务,丰富游客体验。
赛事运营单位豫健(河南)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梁爽表示,在赛旅融合方面,将以赛事为载体,突出各地特色,创造新场景、激活新消费。围绕各阶段赛事举办地,提前整合、发布当地的核心文旅产品资讯,提供“赛前攻略指引、赛中场景体验、赛后消费延伸”的全周期文旅消费服务。
同样,澄迈乡村排球联赛也注重文旅融合,通过“椰乡好物市集”展示沉香、山柚油、瑞溪三宝、凤梨部落、富硒鸡蛋等地方农特产品以及地道小吃,助力农民增收;“村咖生活节”推出本土咖啡品鉴、星空影院,打造乡村“微度假”新场景。
郎平开启新生活:放下工作享受人生
9月10日凌晨,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在社交媒体晒照透露近况,并宣布正式入驻小红书。照片中,郎平身穿粉色连帽卫衣,在溪边红色枫叶树下拍照,笑容满面,状态大好。她衣服上写有“Do You Have To Work All The Time?”(你必须一直工作吗?)字样。
郎平表示:“热爱排球的我放下工作,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努力去追求生活的快乐。”她透露自己常在小红书“潜水”学习生活小窍门,现在正式浮出水面,邀请大家来她家做客,分享生活经验。
在评论区,有网友留言:“郎导请认认真真地生活,不要再回来执教了。”该留言下方显示“作者赞过”,表明郎平可能认同这一观点。
郎平是中国排球界的传奇人物,1981年到1986年作为主力队员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五连冠”奇迹,被誉为排球场上的“铁榔头”。1995年执掌中国女排教鞭后,她几乎24小时不停歇工作,带领中国女排一步步走出低谷。2013年再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带领队伍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获得冠军。
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郎平宣布离任,她在个人社交媒体写道:“没能圆满完成东京奥运的任务,确实留下遗憾,但不管是不是完美,我都要交棒了,要告别了。”表示自己保证做好了每一天,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无愧于心。
国际排坛动态:波兰莱昂剑指世锦赛金牌
在国际排坛方面,2025年世界男排锦标赛即将于9月12日至28日在菲律宾举行,32支世界顶尖强队将齐聚亚洲,为世界冠军荣誉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世界排名暂列第一的波兰男排,无疑是本届赛事的最大热门之一。波兰队被分入B组,赛程包括9月13日对罗马尼亚、9月15日对卡塔尔、9月17日对荷兰。从纸面实力来看,波兰队出线形势相当乐观。
久违世界赛场的古巴裔波兰籍名将、32岁的威尔弗雷多·莱昂将在本届世锦赛中强势回归国家队。接受媒体访问时,莱昂毫不掩饰他的野心:“我已经等这个时刻等了很久,现在终于到了,世锦赛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金牌。”这位在世界排坛威名赫赫的攻手表示:“没有别的选择,任何不是金牌的结果,都无法让我满意。”
相较于2014年波兰夺冠时长达13场的比赛流程,本届世锦赛的赛制大幅精简,就算是最后进入决赛的队伍,最多也只需打七场比赛。这种“缩短版”的赛制让每一场都变成关键战役,淘汰赛阶段容不得一丝闪失。
排球运动普及:从校园到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在排球运动普及方面,河南省已经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50所,常年举办学生排球联赛,已历经21届。从校内联赛到省级对抗赛,河南正在搭建“以赛促练”的全龄梯队体系。
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杨光表示,本届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参赛年龄设置,为全省学生运动员提供了与各界排球爱好者同场竞技的机会,将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风采,助力其在更高水平的赛事平台锻炼成长。
近年来,河南省教育厅坚持将体教融合作为全面育人的关键路径,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目前正积极动员省内高校、中学参与各地组队参赛,支持各地学校组织学生观赛,为赛事举办营造良好氛围,并且以本届联赛为契机,不断完善“教学+赛事+人才”的体教融合生态。
这种全方位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选拔优秀排球人才,更能让排球运动深入人心,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朱婷在发布会上所说的:“希望这次的排球联赛能让更多的排球爱好者,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以球会友,相互切磋,共同享受属于河南排球爱好者的盛宴,大家每一次拼搏的每一分,都是属于自己的女排精神。”
结语:排球运动迎来多元化发展新时代
从海南澄迈的乡村排球联赛,到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从朱婷担任形象大使回馈家乡,到郎平开启退休新生活,中国排球运动正在迎来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这些赛事和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为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文体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排球运动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连接城乡、促进消费、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国际赛场上,中国排球仍在不断追求卓越;群众体育领域,排球运动正以更加亲民、多元的形式深入人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运动中,随着赛事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排球运动的未来将更加丰富多彩,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文章关键字:排球乡村排球朱婷郎平河南联赛澄迈农文体旅融合全民健身国际排坛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