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终于不搞‘人情牌’了!"
十一月五日下午,中国足协正式宣布:邵佳一担任男足国家队主教练。
消息一发布,整个足球圈都炸了。
老实说,没有人想到足协会会选择邵佳一,这一决定的确令人惊讶。
但是现在木头已经成舟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位新帅上任后,到底会烧出什么样的“三把火”?
又会不会像以前的“惯例”一样,把自己的人塞进教练组?
现在,我们来谈谈邵佳一的“三把火”,以及他能否成为国足的“破局者”。
第一,新官上任“三把火”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现在邵佳一的“三把火”,终究还是烧到了国足。
十一月五日,中国足协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宣布,45岁的邵佳一正式担任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任命并没有伴随着“争议”,反而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球迷的认可。
理由很简单,邵佳一上任后的“三把火”,每一把都烧在球迷的心里。
第一把火,就是拒绝足协“塞人”,守住教练组的人权。
根据国内足球媒体的报道,邵佳一在与足协协商合同时,明确提出了“教练组组建自主权”的要求。
在此之前,“足协安排助教”经常出现在国足选教中。有些助教不是教练团队的核心成员,而是因为“关系户”的身份影响了团队决策。
所以,邵佳一在内部会议上明确强调:
「国家队教练组必须专业至上,每个岗位都要对球队的成绩负责,不能有‘闲职’‘人情岗’。」
最后,邵佳一成功组建了一支以“年轻化、专业化”为核心的教练队伍。
二是收紧年龄限制,30岁以上的老将逐渐“出局”。
功勋老将以告别赛和退役仪式体面谢幕,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球员,为球队注入了更新鲜的“血液”。
为准备世界杯,首先要培养核心球员,而不是依靠30岁以上的老将。
诚然,并非说老将根本没有机会,如果状态良好,仍然可以竞争,但是年龄永远不会成为“免死金牌”。
第三把火,是提升潜力小将。
除年轻球员在联赛中表现出色外,邵佳一还从国奥队和U21国家队中挑选了5名“新星”进入训练名单。
这类球员之前主要参加青年比赛,缺乏成年国家队的经验。
但是邵佳一却认为“年轻球员需要‘拔苗助长’,让他们在更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中成长,才能尽快扛起国足的旗帜。”
这个“三把火”烧得及时,也烧得彻底。
不少网友表示,邵佳一的举动打破了国足长期存在的“人情足球、论资排辈”等陋习。
所以,从黄金左脚到国家队主教练,邵佳一又为什么要接下国足“烂摊子”?
二是金左脚到“主教练”、打破旧的国足惯例
了解中国足球的人都知道,国足主教练实际上是个“烫手山芋”。
在过去的10年里,无论是本地教练还是外国教练,都难逃“下课”的命运。
有些人甚至因为成绩不佳而被球迷辱骂,人身攻击,最后无奈下场。
所以,邵佳一为什么能在这段时间挺身而出呢?他又有什么“破局”的能力?
第一,邵佳一的职业生涯履历足够“硬气”,在足球界也有一定的威望。
邵佳一司职中场球员时代,以左脚技术精湛、任意球精确著称。
曾效力于德甲慕尼黑1860、在欧洲联赛中,科特布斯等球队是中国球员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且,他还代表国足出场40次,打进7球,参加了2002年世界杯、2004年亚洲杯等重大赛事。
因此,他不仅了解国际足球的先进理念,而且熟悉中国球员的特点和国内足球的“生态”。
不仅可以与老一辈球员顺利沟通,还可以得到年轻球员的认可,为他执教国家队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转型教练之后,邵佳一深耕青训和本土联赛,积累了丰富的教练经验。
不但参与了国内青年足球训练大纲的制定,而且对中国足球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是足协选择他的重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邵佳一敢于“面对问题”,这是国家队最需要的品质。
近几年,国足表现不佳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敢改革”。
害怕得罪老将,害怕球迷反对,害怕承担责任,导致球队长期处于“温水煮青蛙”状态。
而且邵佳一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敢闯敢干的态度:
拒绝足协塞人,就是打破“制度束缚”;放弃老将,提拔年轻球员,就是打破“论资排辈”;坚持职业教练队伍,就是打破“人情足球”。
邵佳一知道问题在哪里,也敢于去解决问题,这比什么都重要。
足球代表队换了主教练之后,球迷们的反应也很精彩,说什么都有,但更多的还是风凉话。
第三,国足新动力,迎来新篇章
"国足又换帅了?算了,不看了,看了也很生气。"
不管怎样,都是输的,换谁都一样。
这些都是球迷们在过去几年换教练时最常说的话。
长时间的糟糕表现使许多球迷对国足失去了信心,甚至出现了“不关注、不讨论、不期待”的“三不态度”。
但是邵佳一上任后,这种情况似乎有了一点变化。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国足新帅”的讨论量超过1亿次。
许多球迷表示“愿意再给国足一次机会”,这种从失望到期待的转变,也让邵佳一感到肩上的压力。
回顾国足近几年的表现,的确让球迷心碎,屡战屡败,早早出局。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球迷的耐心渐渐耗尽。
很多人嘲讽“国足虐我千百次,我待国足如初恋”,而嘲讽的背后,却是深深的失望。
但邵佳一上任后,烧了这三把火,也让一些球迷看到了希望。
很多网友说:“至少他敢动真格,不像以前的教练,只会迁就老将,不敢改革。”
自然,也有一些球迷保持着“理性观望”的态度:
评论区里也有不少看热闹的人,甚至直言“趁早休息”。
这个说法,虽然不中听,但是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和失望,估计只有真正的球迷才能理解。
尽管邵佳一的举动非常引人注目,但是国足的问题并非换个教练就能解决,还是要看实际成绩。
这一理性观望,实际上是球迷们对国足不再盲目期待,也不再完全失望的表现,也是中国足球回归理性的开始。
接受国足主教练的邵佳,意味着国足将再次开始新的征程。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个挑战。
对球迷而言,这种变化无疑是“新瓶装新酒”。
有期望,也有忧虑。
过去国足高开低走,早已让大家学会谨慎乐观。
这次训练与备战,能否带来真正的变化,还有待观察。
结尾:
中国足球的“顽疾”,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治愈的。
这盘棋,不管谁来掌舵,都要小心,步步为营。
文章关键字:国足主帅退役足协亚洲杯国足世界杯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