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球员王楚钦对阵巴西球员雨果·卡尔德拉诺。图为王楚钦(右)在比赛中发球。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北京时间7月7日,WTT美国大满贯赛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了一场比赛。中国队球员王楚钦在男单1/32决赛中以3∶第一,击败罗马尼亚队球员晋级第二轮。
开始新的比赛之旅,王楚钦更加自信和冷静。一个多月前,他在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单金牌,第一次获得了个人世界三大男单冠军(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苦尽甘来,梦想成真!”王楚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经历的挫折和失败都翻了,这个冠军给我增添了前进的动力。”
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周期的第一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考试”中,郭萍面临着新老交替、赛前训练时间不足等诸多挑战。奥运会六金得主马龙和上一届冠军樊振东没有参加比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派出了更年轻的阵容,经验相对丰富的王楚钦备受期待。
“这将是你获得男单世界冠军的最佳机会吗?”多哈世乒赛第一天,王楚钦晋级男单轮后,记者在混合采矿区抛出了这个问题。
没有脱口而出的豪言壮志,只有一个简单的“不”——王楚钦的回答很简单。这不仅是对“打好每一场比赛,专注每一分”的谦虚态度,也是对竞争形势的明确判断。
高手如云的赛场,考验技术,更考验心态。三场四场。∶0闯过男单前三轮后,王楚钦在1/8决赛中对阵法国球员西蒙·高茨。在前两场比赛中,王楚钦大比分0。∶二是落后,他有点慌张:“感觉要告别赛场了。”
在办公室休息时,坐在球场旁边的王皓教练带着王楚钦去换球衣。脱离当下的紧张气氛,让身处“悬崖”边缘的王楚钦转过头来,迅速冷静下来。
“你不能再想输赢了,你必须发挥你的力量。”回到球场的王楚钦似乎重生了,连续四场比赛扭转了对手的胜利。一颗“大心脏”支撑着他的绝地反击。
击败西蒙·高茨后,王楚钦表现出了不可阻挡的气场。接下来,王楚钦打得更轻松,让对手输得更有说服力,无论是对阵瑞典球员莫雷加德还是巴西球员雨果·卡尔德拉诺——这两个曾经在奥运会和世界杯上击败过自己的对手。
王楚钦是国乒队为数不多的左手持拍选手之一。他有很强的个人理解能力,愿意在训练中吃苦不屈。2021年,21岁的王楚钦作为P卡(替补)在东京感受奥运气氛。在巴黎奥运周期,他逐渐成长为郭萍男子队的主力军,但他仍然缺少一枚世界三大赛的男子单打金牌,证明他能够肩负起球队领先的重任。
在过去的两年里,王楚钦一直在努力向目标迈进,追梦的过程“推动”了他的成长。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与马龙、樊振东合力夺得男子团体金牌,并与孙颖莎合作,为国乒夺得混双冠军,但在男子单打比赛中止步32强。那时候,他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这样的“爆冷”让人怀疑。
奥运会后的几个月非常艰难。王楚钦陷入了自我怀疑,承受了舆论的压力,每场比赛都让他“如履薄冰”。10月,他甚至输给了伊朗14岁的年轻球员本雅明·法拉吉,这是乒乓球亚锦赛男子四分之一决赛。
“在乒乓球项目中,没有人能一飞冲天;即使跌入谷底,只要你愿意努力攀登,你就有机会见底反弹。”在教练的指导和帮助下,王楚钦克服了“恶魔”,终于明白了自己在比赛中失去的方向应该在比赛中找到。
王楚钦在2024年11月的WTT总决赛男单决赛中,∶0横扫日本球员张本智和,连续三年登顶比赛。这场胜利给他注入了强大的信心,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屏蔽外界干扰,他卸下舆论负担,沉下心来完成训练和新比赛。
在训练中,王楚钦提高了质量,更加细致地挖掘了技术。为了应对比赛中的“鹰眼”挑战,他加强了发球练习,通过教练拍摄的视频逐一分析和规范动作。经过千辛万苦,创造了一个以标准发球赢得对手“挑战”的“著名场景”。
为了克服巴黎奥运会球拍受损带来的不利影响,王楚钦强迫自己在日常训练中与副拍进行更多的磨合。在多哈世界乒乓球比赛中,当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时,他成功地用副拍完成了后续比赛,面对意想不到的情况,他的心理调整也越来越成熟。
“每一场比赛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专注。”从今年4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世界杯男单半决赛被雨果·卡尔德拉诺逆转,到多哈世界乒乓球男单决赛击败对手,王楚钦在技战术研究和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上场时全力以赴,结果自然就来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王楚钦走出了蜕变之路,用男单世界冠军为自己的成长增添了色彩。
“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希望这个冠军不是‘昙花一现’。”王楚钦心里知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奥运设施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有许多高山需要翻越。
“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远大目标。”王楚钦说,在光荣的中国乒乓球队的团结合作下,几代乒乓球运动员凝聚了智慧经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为国家赢得荣耀,继承国家乒乓球的荣耀。
文章关键字:马龙世界杯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