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兰 中超冠军奖杯,俗称火神杯,其底座上,循例会刻上当年冠军的姓名。截止2020年,总共刻了17年。其中,恒大以8次夺冠上榜8次,但有两个姓名,2011年-2016年,这6次称号为“广州恒大”。2017年和2019年夺冠,姓名变为了“广州恒大淘宝”。还有便是“山东鲁能”,2006年、2008年、2010年,3次夺冠。剩余的,“深圳健力宝”、“大连实德”、“长春亚泰”、“北京国安”、“上海上港”、“江苏队”,这5个姓名,各有一次被镌刻。
在奖杯上被镌刻姓名,无疑是一个沙龙的最高荣誉,也凝结了那一年最特别的回想。看到奖杯底座上的“深圳健力宝”,我会不由自主想起当年犹意气风发的朱辅导,和那带着橙味和气泡的“我国魔水”;看到“大连实德”,我会从从前的王首富一路想到那个戴眼镜的胖子。现在,这两个姓名早已散失,只有奖杯上的刻字,是他们从前光辉过的最真实的依据。
更遗憾的是,火神杯上的其他姓名,也很可能无法重现,即使他们再次夺冠。他们都要改名了。(“长春亚泰”和“北京国安”目前尚未有结论,他们正在经过更改股权的方法,以保存原名。)
名以明命,兹事体大。有老朋友给我回想,早在2002年之时,他就听到过时任足协副主席的张吉龙,龙哥,在某次投资人会议上说过,沙龙要统一中性命名。快20年曩昔了,我的朋友和龙哥,早就不问世事,中性命名,却在2021的开初,“轰轰烈烈”或许“鸡犬不宁”地来了。
为什么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大小足球沙龙的中性名,一向搞不下去?而28年的北京国安、26年的河南建业一向不忘初心,在球迷心中反而越活越精神?无非国情而已——既有球迷地域性的情感归属和沉淀,更有我国沙龙无法依靠纯商场方法养活自己的“职业化陷阱”。所以,地域名+企业名的形式,是地方政府、企业和球迷三方都能承受的形式。不一定好,但必定有它的合理之处。
现在,中性名来了,一刀切地来了。内容123,期限整改,不然新赛季无法注册。
根据足球开展纲要,中性名的更改是战略性、分阶段执行的好方针,但它和我国绝大多数好方针相同,往往会被执行坏。足协以悍然不顾的铁腕姿态给出了具体的时限,在以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剥离企业和沙龙之间的血肉联络时,也不自觉地剥离了很多沙龙称号和球迷之间的情感联络。有时候,肌肤之痛,远不如情感之痛来得剧烈和难以忍受。所以,咱们所见,吵闹者有,痛哭者有,下跪者有……
但外表的喧闹,掩盖不了更本质的问题。
中性名的终极意义,不是为好听,也不是为了好看,它应该是让沙龙开展得更好,不是吗?足球开展纲要也清晰说到,经过中性名的改变,让沙龙在地域化基础上完成股权的多样化和营收的自主化。
这就挺有意思了。1992年开始的我国沙龙职业化,不便是因为单靠地方政府养不起职业队,而不得不约请企业经过冠名的方法,来完成“体工大队”职业化的吗?挨近30年曩昔,“中性名”方针的出台,是否真的认为沙龙在我国目前的商场下,可以做到自己养活自己?
中性名,肯定不只是改掉一个姓名那么简单。而它对中国足坛的影响,也肯定不是2020/2021之交这几个月可以彻底闪现的。或许几年,甚至更持久,咱们才干理解足球沙龙和职业化,在我国该怎么搞。说白了,这条路,考验的不是条款的制定和执行能力,而是足球产业在我国社会的定位和运营能力。
再过20年,中超奖杯的底座上,又会镌刻上哪些冠军之名?而又有哪些冠军之名,又会像散失不见?谁又能确保,现在一窝蜂改成的XX人、XX城、XX队不会像从前的辽足相同散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