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从国家队退役四个月之后,林丹再次走进了羽毛球赛场。
海报:人生处处是赛场 下半场见 新华社记者 陈晓伟 许雅楠 编制
15日晚,在伶仃洋畔的广州南沙体育馆,第一个以林丹命名的羽毛球赛事——2020林丹羽毛球精英赛闭幕。金牌与鲜花依旧,但林丹从领奖选手变成颁奖嘉宾,咆哮与狂欢犹在,但他已不再是“戏中人”。
对昔日的羽坛霸主来说,一段新的征程开端了。
从“超级丹”到“奶爸丹”
“没有更多作业的时分,我就在家里带带孩子、陪陪孩子”——这句平铺直叙的话是无数父亲的日常,但从林丹嘴边缓缓而出时,却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今年7月,林丹宣布从国家队退役,一代羽坛霸主传奇闭幕,仅仅4个月往后,这个在球场上舍我其谁的“超级丹”,现已变身成邻家叔叔一般的“奶爸”。然而在接受采访时,37岁的他目光里的锐气和依旧健硕的体格,仍然可以轻松地把记者的回忆拉回到他曾经在赛场上霸气十足的姿态。
赛场上的林丹。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林丹说,假如没有额定的作业,自己每天早上和下午都去接送孩子,“我周末基本上不会去接作业,由于他礼拜一到礼拜五要上课,只有周末休息”。
“这几个月我觉得整个人蛮轻松的,每天心境都特别好,没有之前额定的一些压力。”他说。
尽管现已离别世界赛场,但林丹也在时刻重视着国家队的队友们。“我期望国家队的这帮队友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尽可能坚持自己的状态,争夺在明年的奥运会赛场上打出好成绩。”
林丹说,自己退役后很少摸羽毛球拍,但仍然坚持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偶然也会踢踢足球。最近,他开端学高尔夫球。
“这段时刻刚开端学高球,期望自己(的技术)以后变得好一点,争夺可以参加一些业余竞赛。”林丹说。
从标报到IP
尽管现已不在球场上拼杀,但林丹这个姓名,现已和羽毛球紧紧地绑定在一起。林丹现在的作业重心也还在羽毛球上,他与妻子谢杏芳一起经营的“丹辉体育”,便是此次林丹羽毛球精英赛的赛事运营方。
林丹与妻子谢杏芳在场边交谈。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讲到林丹就会想到羽毛球,所以我也期望更好地珍惜这样一个标签,可以更有效地去以我的才能推广羽毛球。”林丹说。
2020林丹羽毛球精英赛尽管只是一次区域性业余竞赛,但充溢仪式感的开、闭幕式,多个平台的网络视频直播,细致入微的运动员服务等都让竞赛充溢了专业气味。
“这次竞赛的规格和场地都是特别专业的。我们期望经过这样一个IP,可以让更多的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和青少年享受到更专业的竞赛服务。尽管我现已不在国家队了,但我还是期望可以作为一个羽毛球人,更好地从别的一个层面推动羽毛球的开展,期望我的羽毛球俱乐部可以在全国更多的当地落点。”他说。
从体育到体育精神
虽已离别赛场,但林丹对体育的理解却愈发深入。现在的他更会以父亲的人物言传身教,诠释“体育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现在许多孩子在校园里面读书的任务很重,乃至有许多肥胖的,我们期望可以进入校园,让他们拿起球拍,可以有更好的身体。不管你读书还是做任何事情,身体是第一位的。”林丹说。
林丹在活动中与小羽毛球爱好者互动。新华社发(冼超龙 摄)
“我从很小就开端接触羽毛球,或者说接触体育。我也期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更早地接触一下体育训练,感受一下体育精神。由于竞技体育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教育,每天你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或者麻烦,但是你怎么样可以让自己重新在第二天再尽力,乃至鼓舞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这对一些青少年朋友非常重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