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天津女排3-1打败山东女排,斩获2020年全国女排锦标赛冠军后,有人说李盈莹越来越像朱婷了,她现已生长为一名发、扣、拦、垫、防都在队里起到关键作用的全面队员,更重要的是,本年20岁的她现已成了天津渤海银行女排俱乐部的新任队长。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对李盈莹特别适用。
15岁横空出世,成为天津女排的主力;17岁时单场得到45分,打破朱婷保持四年的单场得分纪录。
18岁,顶着排超MVP的头衔当选国家队,在联赛独孤求败,单赛季804分,历史榜首人。
但是,作为女排的后浪,李盈莹不再满足于年少有为,过去两年在国家队的历练让她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20岁就不能当自己是小孩了,不要总觉得自己还小,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渐渐生长。”
——01——
李盈莹一向以惊人的速度生长,两年前榜首次当选国家队时,她刚刚18岁。姚笛回想,那时分她便是个小孩。
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员,李盈莹完结了儿时的愿望,振奋过后是挥之不去的严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
刚进国家队,李盈莹就领教了郎平的苛刻。
与老女排年代比较,现在的练习更科学,也更系统。
郎平从袁伟民那里承继了“时间管理”:抓紧练习课上的每一分钟,像海绵吸水相同集中精力学习和体会。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觉得队员基本功太差,有必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细抠。
练习时,她常常停下来,纠正队员的技能动作,有时分还要亲身下场演示。
就连吃饭睡觉也有严格要求,朱婷是河南人,喜欢吃面食,郎平一向叮嘱她要多吃蔬菜。
郎平在场边辅导李盈莹
看到李盈莹喜欢吃薯条炸鸡,郎平催促她调整饮食,安排体能师为她制定减脂方案。
和姐姐们之间的距离让李盈莹如履薄冰,她不想拖后腿。毕竟,每个队员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国女排。
背上这样的心思包袱,让人窒息的严重感无处不在。比分胶着时,即使坐在替补席,李盈莹也被严重感牢牢裹住。
预备上场时,她感觉全场的灯都射了过来,两条腿忍不住抖起来。
郎平安置战术时,什么也听不进去,脑子一片空白。
代表国家队的第三场竞赛,李盈莹在对阵韩国时掉了链子。
进攻受阻,罚球出界,一传失误,拦网不力,李盈莹觉得脑子瞬间不够用了。
几天之后,李盈莹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对阵波兰,她拿下全场最高的19分,失误却多达18次,女排输了竞赛。
犯错的菜鸟免不了挨骂。赛后新闻发布会,郎平毫不客气地批判了她:“李盈莹榜首次参与这种竞赛,技能环节有许多缝隙,要下决心去补偿。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觉得中国联赛多么好,其实许多队员一拿到国际上,距离就非常大。”
郎平在场边辅导李盈莹
回到酒店,李盈莹难以入睡。凌晨时分,她在手机上敲了半天,给郎平发了一条很长的微信。
点击发送键,李盈莹心里很忐忑,不知道郎辅导会再说什么。
郎平很快回了消息,让李盈莹意外的是,没有责怪,只需宽慰,让她不要太过自责,一切向前看。
本认为这事儿现已翻篇,没想到转天的队内总结会,18次失误又被当众提了一次,李盈莹心里咯噔一下,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02——
不想人前丢脸,就得人后苦练。都市白领动不动996,但是比拼命,比极力,女排姑娘谁都不虚。
当年老女排登上国际之巅,依托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魔鬼练习。所谓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每天练习超过10个小时,一个上午要发好100个球,扣好200个球,垫好300个球,有必要高质量完结,不然禁绝吃饭。
郎平回想,其时觉得,这种练习强度,咬咬牙能挺十天,要是天天这么练,谁能受得了?
她从前被男陪练的扣球击中脸部:“不是疼啊,感觉脸都爆了,瞳孔都扩大了,被砸成脑震荡。”
为了锻炼团队认识,袁伟民规定,任何一个队员没有完结任务,其他人都要一同等待。有一次,朱玲的扣球练习不合格,一向练到凌晨三点,溃散地躺在地上大哭。周晓兰为了加强拦网,增强腿部力量,一丝不苟地练静蹲,从最开始的四五分钟,练到二十几分钟。
其时仍是新人的郎平也常常吃小灶,早中晚各练扣球300下,常常练到手臂发麻。
现在,加练的新人变成了李盈莹。
亚运会之前,李盈莹每天7点半起床,加练一个半小时一传,然后和其他姐姐开始正常的练习。
除了一传,发球练习一度是李盈莹拼了命也难以完结的KPI。
依照要求,将球发到指定区域得一分,没有完结则扣一分。
其时李盈莹的技能动作不稳定,发球像过山车,很难合格。总是最后一个完结,让她堕入溃散,常常边练边哭。
这不是李盈莹榜首次觉得坚持不下去。刚到天津的时分,每天以泪洗面,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求安慰,流着泪进入梦乡,哭了整整一年的鼻子。
成年人的国际没有简单二字,哪个女排姑娘没经历过溃散时间,哭到怀疑人生?哭够之后,擦干眼泪,还得咬牙接着练,没有退路可言。
最让李盈莹头疼的是,不知道怎样和姐姐们交流。性格外向的她,最初给队友们的印象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
身处任何一个团队,无法有效交流都是丧命的缺陷,排球这个项目尤其需要主动交流。郎平要求李盈莹在场上喊起来,而她更习气在心里默念,这个球是我的。
为了让李盈莹尽快融入团队,郎平让她选一个相对熟悉的室友。就这样,在天津打过球的刘晓彤成了她的知己姐姐。
李盈莹总算找到了吐露心事的树洞,两姐妹的夜谈有时继续到凌晨一两点。
“晓彤姐,我现在这样是不是太差了?我什么时分才干追逐上来?我在场上是不是便是一个缝隙?”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盈莹现已和姐姐们打成一片,现在回头看,之前想的太复杂了,走了不少弯路,姐姐们其实都很容纳她。
“多大点事儿,不就开口说句话吗?姐姐们还能吃了我不成?”
——03——
两年国家队的历练,李盈盈的前进肉眼可见,不过她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动仍是心态。
最开始的时分,李盈莹很介意别人的看法,常常去网上搜自己的名字,网友的批判和指责像一根根刺,让她堕入自责。
经历过网络的凄风苦雨,她索性扔掉了心思包袱,管别人说什么,只需极力就好。
等到拿了国际杯冠军,李盈莹不再重视网上的言论,因为她知道,夺冠之后都是溢美之辞,看了也没有太多价值。
朱婷与李盈莹
现在,即使球迷在场边说她打得差,只配给朱婷提鞋,李盈莹也能坦然面对,一切刻薄的批判,她都当成是鞭笞和鼓舞。
当然,对李盈莹最大的鞭笞仍是那件12号球衣,这是一个走运号码。
郎平亲身给她挑了这个号码,用心良苦。老女排主攻张蓉芳穿过12号,2013年惠若琪也听从郎平的建议,选了这个号码。
就像一场绵长的接力赛,接力棒传到李盈莹手里,并且她的偶像刚好便是惠若琪。
李盈莹很激动,穿这个号码,距离偶像又近了一点,一起也感受到郎平对她的希望,沉甸甸的。
从小李盈莹有一个愿望,代表国家队参与奥运会。东京奥运会延期让她的圆梦方案又推迟了一年。她说,没有竞赛的日子很难过,让人觉得没有盼头。
不过得坏事也能变功德,这样一来她有更充足的时间,缩小跟姐姐们之间的距离。
后浪一向在拼命追逐前浪,两年的极力之后,李盈莹有了更多的底气,讨论自己的距离。
如果之前跟姐姐们差十分,现在她觉得现已缩小到六七分,当然跑800米仍是倒数榜首。
郎平说,和两年前比较,李盈莹判若两人。只需李盈莹自己知道,为了这句评语,洒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泪。
2017-2018赛季排超颁奖典礼,来自天津女排的主攻李盈莹荣膺最有价值运动员
至于能不能成为未来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李盈莹没有想太多,成为大腿之前,先不要拖后腿。她只想突破自己,活在当下,和姐姐们一同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