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大家发现本来春天早已到来,被疫情绑住了脚步的人慢慢走出家门,找寻久违的自由与和畅的春色。
在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老人们晒着太阳聊天,孩子们追逐嬉闹,慢跑的人则穿梭而过,一边跑步,一边沿途看看雕塑、瞧瞧园林、瞅瞅山水……曲江池遗址公园是一座敞开式的城市生态文化公园,免费敞开。行人道绕湖而建,路面平整,绿树遮阴,小圈约3.2公里,大圈约5公里,这样的设置分外招引跑友。
在享受运动的人群中,有五六个坐着轮椅的人分外引人注意,他们都是西安一家公益中心的成员,中心呼吁残疾人积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而参与“轮椅马拉松”便是他们走出家门的方式之一。成员们将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练习地,每天绕着曲江池跑两三圈,一路疏通,能够尽情享受运动的能量。
何源是他们中最先开始跑马的人。2015年他因高空坠落而受伤,从此之后,他的生活有必要与轮椅相伴,随之而来的诸多不便可想而知,其间最令他头疼的便是健康问题。“坐上轮椅后,运动量小,身体逐步发胖,期望找到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这时,“轮马”走进了何源的视界。跑马拉松,场地是要害,对于“轮马”来说,对场地的要求更高,想来想去,何源选择了曲江。“咱们对曲江挺熟悉的,知道这边道路比较顺畅,改造得也最快、最完全,对咱们特殊人群比较友爱,不像在其他地方,有时分会出现坐着轮椅走一半走不通了,还要折回去再走机动车道的状况。”
刘思芳亲吻马拉松奖牌
说起曲江的道路设备改造效率,何源不由得再为曲江点个赞。此前,他们一同搜集整理西安市三环内无障碍设备不完善的状况,向政府部门交流,其间曲江管委会第一时间响应,有些问题甚至在第二天就解决了。
不仅是硬件设备,曲江的人文氛围也深深招引了他们。作为一个新区,曲江聚集了很多年轻人,敞开包容的心态让他们感受到更多友爱。何源在其他城市参与马拉松竞赛的时分曾遇到过一些歧视残疾人的状况,但是在曲江新区,何源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气氛。“一次,咱们带着一个新朋友在曲江操练,遇到一个上坡的时分,新人力气小,有很多人上前来帮助推轮椅。在曲江池遗址公园跑步的时分,有人看到咱们过来了会专门等在那里,把咱们送上去自己再走。这些都让咱们觉得很温暖。”
作为特殊人群,何源和他的朋友们最大的愿望是融入社会,这也是他们跑马的意图之一。在曲江他们完成了这个心愿,人人都愿意伸出友爱的双手,他们感觉很温暖。
与何源每天从电子城来到曲江练习不同,刘思芳就居住在曲江。作为10多年的老居民,刘思芳见证了曲江的开展,他说:“前些年,走在路上人都很少,现在曲江越来越热闹了,路也越来越宽,环境越来越好,住在这儿出门就能练习,十分便利。”
去年,何源与团队中的老大哥刘思芳一同参与了多个马拉松,足迹遍布成都、渭南、西安、鄂尔多斯、太原、扬州……成员杨阳阳也不由得参加了跑马的队伍,“刚开始,我想着马拉松咱们怎么跑呢?后来跟着他们去参与了大荔县的马拉松,现场人很多、十分震撼,回来之后就天天到曲江池遗址公园练习。”
马拉松让他们从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还能为社会发挥余热。何源说:“爱运动的人都很正能量,在马拉松的练习和竞赛中,咱们遇到了很多达观的人,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达观。”
现在参加“轮马”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了,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缓解,他们又能乘着轮椅重回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跑道上持续奔跑了。未来,他们将持续以曲江为起点,跑向更多的城市,把达观、不屈不挠的运动精神传播到更远的地方。